[索引号] | 11610800664103117F/2022-00393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 发文日期 ] | 2022-07-22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对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函 |
类 别:A
签发人:杨树武
榆政城管函〔2022〕191号
对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函
尊敬的景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管理监督工作的建议》(321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2年,我局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十七运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的重要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先后出台了《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2022年重点工作的通知》《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2022年度考核办法》等10项制度和方案,已完成《榆林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
作实施方案》(内含《榆林市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的起草工作,计划近期上报市政府会议研究。三是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四是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市委大督查。五是健全市、区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了联络员工作机制和微信工作群,及时上传下达文件精神,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
一是已建成4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2处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今年计划新建3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2处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二是从5月起,在各街道办、社区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垃圾分类服务活动,已在7个街道办开展了宣传服务活动。三是成立了垃圾分类专业讲师团队,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垃圾分类应知应会知识,累计举办专项培训2次;邀请中环协肖家宝理事长在市电视台“榆林大课堂”举行“垃圾分类,您准备好了吗?”系列宣传活动。四是开展垃圾分类8进主题宣传活动(学校、广场、社区、家庭、机关、商场、酒店、企业),每月至少宣传2次,累计开展60余次,累计发放宣传册22万余册。五是通过电视台、广播、报纸、公众号和户外平台等媒介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中心城区设置和租用LED显示屏140余块、设置户外广告牌160余块;制作垃圾分类动画宣传片2个、微电影1部。六是以“789垃圾分类宣传月”为契机,以“开展志愿者活动”为抓手,以人流聚集地为平台,开展10余次“垃圾分一分、榆林美十分”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宣传活动。
三、加强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
一是中心城区打造完成140个(榆阳区100个,榆林高新区40个)居民社区示范点,按照省级标准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各示范单位均安排专人负责台账管理,记录各类垃圾数量、种类、运输车辆和处理去向信息,在源头上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三是高新区委托第三方建立了智能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准确汇集垃圾分类全过程数据,实时掌控分类工作运行状况,开创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数字化、智能化的先河。四是今年3月底,向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申请垃圾分类专项资金1400万元,加快完善四分类垃圾处理系统,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确保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效推进。
四、因地制宜,加强末端设施建设
一是有害垃圾收运工作平稳运行、作业规范,有害垃圾管控机制完善,收运车辆标识清晰、密闭防漏,有毒有害垃圾分类贮存,台账记录完整。有害垃圾按周收运,由专用车辆转运到有害垃圾暂存点后统一运送至榆林市德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理。二是榆林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已建成投运,按照“统筹协调、集中处理”的原则委托第三方运营,开启了榆林市大件垃圾、园林垃圾无害化、资源化集中处置的环保新模式。三是总投资5.4亿,日处理生活垃圾1300吨、渗滤液400吨、污泥100吨的榆林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已于2020年9月10日点火运营。总体运行稳定,作业规范,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未发生污染情况。四是加总投资1.2亿元建设日处理100吨餐厨垃圾、200吨粪便的餐厨粪便处理厂,预计2022年8月投入运营。榆阳区日处理2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场已完成前期报批手续工作,受疫情影响,设备暂时没有配备到位。五是去年9月以来,对中心城区397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7座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航宇路、新建路完成“撤桶并点”工作,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运;4个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前期报批手续,预计今年底完成升级改造。
五、全面统筹,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今年,我局按照省住建厅工作要求,加大榆阳区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力度,开展7个乡镇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其中,鱼河镇、孟家湾镇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推进较好,其他各县市区至少开展2个乡镇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由试点向全面推开转变。召开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具体由试点向全面推广转变,实行分类指导,对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推广进度,争取在1至2年有明显成效。鼓励各县市区合作共建餐厨垃圾、垃圾焚烧发电厂等末端设施项目,缓解资金压力;积极探索“两网融合”新模式,促进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融合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市县两级财政要将垃圾分类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供给、专款专用,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三)强化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与街道办事处建立宣传共建共享机制,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八进”宣传活动,确保学生、居民知晓率分别达到100%、70%,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主题公园等宣教阵地。
(四)完善管理体系。健全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动员广大群众全面参与;逐步建立四级常态化联动工作制度,高效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五)利用民间组织。利用民间环卫协会等民间行业组织,做好政府与垃圾分类相关企业之间的协调服务,组织垃圾分类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2年7月20日
(联系人:白军伟,电话:0912—819358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