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10800664103117F/2023-0030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3-08-25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9号 建议的答复函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9号 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3-08-25
来源:市城管局
分享:

                 

 

 

类 别:A

签发人:杨树武

 

                               榆政城管函〔2023〕285号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9号

建议的答复函

张凌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按照职责分工,市城管局负责“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今年以来,先后印发了《榆林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案》《榆林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工作的通知》《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的通知》《关于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标识管理的通知》《党建引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榆林市有害垃圾全过程管理规范》等多项制度方案,垃圾分类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健全收运处置体系

全市有害垃圾收运工作平稳运行、收运作业规范,有害垃圾管控机制完善,收运车辆标识清晰、密闭防漏,有害垃圾分类贮存,台账记录完整。有害垃圾按周收运,由专用车辆转运到有害垃圾暂存点后统一运送至榆林市德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运行平稳,榆林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已建成投运,按照“统筹协调、集中处理”的原则委托第三方运营,开启了榆林市大件垃圾、园林垃圾无害化、资源化集中处置的环保新模式。督促神木市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提高垃圾综合利用水平。

三、强化督导检查

6月26日至6月30日市委开展第二季度城乡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工作督导检查,分别从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文明习惯养成、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障措施、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等10个方面评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体制机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垃圾分类设施不健全,基层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大等。区环卫局联合区住建局、物业服务中心开展督查工作,督导组深入机关单位、社区街道、居民小区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各部门责任,为进一步形成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奠定基础。

四、加强宣传教育

按照住建部、教育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广泛征集分类标识,开放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9处,申报垃圾分类达人6名,中心城区、各县市区共计开展宣传活动226场,各行业各部门参与志愿者2000余人,宣传群众12万余人,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共接待干部职工、群众和学生共计2万余人次。持续在各街道办、社区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垃圾分类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作用,推进入户宣传,做到一人一手册,垃圾分类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八进主题宣传活动(学校、广场、社区、家庭、机关、商场、酒店、企业),每月至少宣传2次。制作垃圾分类动画宣传片2个、微电影1部。开展“垃圾分一分、榆林美十分”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宣传活动。开展垃圾分类教材进县区、进校园、进课堂共计发放垃圾分类教材21万余册,各类学校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8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80%。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关心和支持!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3年8月25日

 

(联系人:石占文   电话:1899107007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