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10800664103117F/2024-0007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4-08-22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021 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021 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4-08-22
来源: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分享:

A类

签发人:杨树武

榆政城管函〔2024〕277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1号

建议的答复函

武园园、强娜、徐晓丽、解艳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第21号) 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榆林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不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关于“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制度,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保障”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率先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形成表率,带动全市各界形成合力”问题。

    我市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市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压茬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市人大、市政协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重要监督内容,有力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召开了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专题会、协调会、现场推进会,分解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强化保障措施。二是注重顶层设计。市政府先后印发了《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榆林市“垃圾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2026年)》等10余份规范性文件,市城管局先后出台了《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榆林市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等20余份制度性文件,市级各成员部门出台了《榆林市垃圾分类宣传方案》《榆林市党建引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榆林市有害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规范》等20余份管理性文件,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相关制度文件。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市人大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 目前《榆林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已编制完成,重点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分类体系建设、监督管理要求以及法律职责等,目前已进入评审阶段,垃圾分类工作组织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二、关于“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增强全民垃圾分类意识”问题。

    我局自2019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为了全面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出了以下努力:一是打造榆林垃圾分类标识。结合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以垃圾分类蓝、绿、红、黑四种颜色、榆林市市花桃花为设计元素,设计了一套属于榆林市独有的垃圾分类主题吉祥物——“桃花卫士”,拉近了垃圾分类工作与居民的距离。二是建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先后建成投运4个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和7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以基地和公园为宣教阵地为载体,定期组织党政机关、中小学校和社会团体参观学习,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学习人员 2万余人次。三是开展奖励兑换活动,学习先进地市分类经验,开展“有害换有爱”烟头和有害垃圾有奖兑换活动,建成了14个有害垃圾兑换点,通过向市民通告、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引导市民群众广泛参与。 累计回收有害垃圾8万余个,烟头1.93万公斤。四是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按照“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安排,我市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先后举办“志愿者百日行”启动仪式,分类微课堂、分类体验行、分类达人说等10余类大型活动,共计举办 500余场“八进”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3.4万余人次,70余场专题培训,发放宣传册、倡议书等100万份,发放垃圾分类中小学教材22万余册,发放宣传品10万余份,设置和租用LED显示屏140余块、设置户外广告牌160余块,拍摄垃圾分类快闪秀、公益广告、微电影等宣传视频160余个,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30余场垃圾分类服务活动。五是在2023年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垃圾分类新时尚 全民参与齐点亮”线上活动中,榆林市荣获全国小城市三等奖; 我市选派的李二红同志作为全国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陕西省代表队主力选手,与队友齐心协力获得全国垃圾分类知识大赛省级团体赛第一名,选派的胡晨曦家庭在全国家庭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共同得到张晓峰厅长的接见。

    三、关于“优化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行机制,与第三方企业形成长期合作,依托专业企业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效益”和“加强垃圾分类技术保障,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全市统一的垃圾分类工作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问题。

    (一) 榆林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中心位于青云建筑垃圾处理场场区内,委托榆林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统一回收利用。该中心集可回收物分拣中转中心、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园林垃圾粉碎中心为一体,设计日处理可回收物50吨、大件垃圾30吨、园林垃圾 5吨。初步实现了榆林中心城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园林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2022年以来,我市向省住建厅申请省示范专项资金建立了榆林市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系统,委托第三方企业运营,初步建立了以AI智慧识别赋能中心城区的垃圾分类长效监管机制,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调试升级管理平台功能和适用范围,为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供决策性数据支撑。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4年8月22日

(联系人: 张小雪 联系电话:136892201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